6月1日,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在青岛校区举办科普活动。
为发挥校级公共技术平台科学仪器优势、深入挖掘平台科普资源,国际儿童节当天,依山傍海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会,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显微成像分平台及生物工程分平台6位实验师共同参与此次科普活动,与各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共同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六一国际儿童节。近千名中小学生和家长朋友们踊跃参与,4000余人通过观看直播线上体验,在科技工作者们的带领下一同揭开微生物的神秘面纱。
于海燕、郭玉玉实验师以“花花世界:微眼看花粉”为题进行了科普与互动。实验过程中,前来参加科普活动的大小朋友们深入体验了在体视显微镜下解剖花朵、观察花药和花粉,并在现场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亲手制作花粉的玻片样本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透过显微镜,微观世界尽收眼底,小朋友们无不感叹花粉的千姿百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赵晓敏实验师以“微观世界真奇妙:一滴水里的动物园”为题进行了科普演示与互动。实验过程中,采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培植物水样,由参与者自主制备显微镜玻片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探寻一滴水中充满活力的水中“动物园”。借助光学显微镜,小朋友们发现一滴水看似普通与渺小,原来却蕴藏着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形态像棍子一样颤抖运动的颤藻、拥有红色眼点翻转运动的扁裸藻、长长的不停进食的线虫,每一次发现都有一颗探索自然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萌芽。
王森实验师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听力看得见”为题,带领孩子们走近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子显微之旅。借助小鼠耳蜗样品,孩子们了解了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制样流程、图像获取过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耳蜗中有三排纤毛,每一排有三列小纤毛,在声音传导过程中空气震动会引起纤毛振动,产生电信号传至神经,直至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信号。通过电子显微镜,小鼠的听力是如何产生的变得直观可见,深奥的生命活动过程变得浅显易懂。
张成家、董楠楠实验师以“微生物工厂:发酵与生产之旅”为题,带领大家踏入微生物工厂,共同学习了一节深入浅出的微生物发酵与生产科学课堂。小小的微生物有大大的用途,在生活中微生物发酵的产品众多,如:馒头、面包、酸菜、酒、酱油、酸奶等食品;氨基酸、益生菌、青霉素、红霉素等保健品和药物;丁二酸、酶制剂、生物乙醇等化工和能源产品。微生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它们是无数个小小的微生物工厂,在默默为我们工作。为了提高微生物工厂的工作效率,我们为其准备丰富的营养物质,并提供温度、pH、氧气等条件适宜的房子,也就是发酵罐。经过发酵罐大规模发酵之后,根据产品不同,采用离心、过滤、干燥、结晶、色谱分离等不同的处理工艺,就可以得到市面上大家常见的酒、益生菌、青霉素等生物发酵产品了。
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已连续六年深度参与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启梦微来”公众开放活动,助力30余项特色鲜明的科学普及活动,数千名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从中受益,社会反响热烈。